高端制造業回美國,低端制造業去東南亞,中國還剩下什么?
                                                                                                                                      來源:網站 發布日期:2018-11-09

                                                                                                                                      制造業是強國之基,但是最近幾年隨著中國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以及美國新任總統有關制造業的新政,導致全球的制造業在發生大漂移,高端制造業回歸美國,低端制造業青睞東南亞,中國制造業到底要何去何從?請仔細閱讀這篇文章,也許你會有很大的感觸。


                                                                                                                                      特朗普當選以來,真的在兌現他在競選時的很多承諾,盡管這些承諾極具爭議。

                                                                                                                                       

                                                                                                                                      以他“制造業回流”美國的政策為例,特朗普的“雇美國人,用美國貨”的口號似乎不現實,但他對制造業的重視卻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制造業在逐年回歸

                                                                                                                                       

                                                                                                                                      特朗普是一個地產商,但他的競選綱領中更多的是打制造業的牌,這一方面迎合美國國內藍領階層對美國制造業外流的不滿以及出現的美國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業之間嚴重的“斷層線”的擔憂,另一方面,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主要的經濟大國的重要經濟策略看,主要大國都開始反思制造業政策,反思“后工業化”的思維,重視制造業成了后危機時代經濟大國爭奪全球新的經濟戰略制高點的關鍵。

                                                                                                                                       

                                                                                                                                      出于這樣的考量,特朗普的前任奧巴馬在金融危機之后大力推行“再工業化”和“制造業回歸”,為了強調制造業的重要性,2009年12月公布《重振美國制造業框架》,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相繼啟動《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和《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2013年發布《制造業創新中心網絡發展規劃》,推動所謂的“制造業回歸”,奧巴馬的努力,相對于過去似乎取得了成效。

                                                                                                                                       

                                                                                                                                      從回歸美國的企業數量看,2010年僅有16家,2011年為64家,2013年有210家,2014年有300多家,逐年增長。

                                                                                                                                       

                                                                                                                                      當年奧巴馬強調 “再工業化”,目的是為了保持美國在全球制造業競爭方面的領先地位,并為新一輪產業革命進行充分的準備。

                                                                                                                                       

                                                                                                                                      本質上是實現美國產業的升級,搶占國際產業競爭制高點。

                                                                                                                                       

                                                                                                                                      特朗普的制造業政策和奧巴馬政策的不同在于,特朗普除了希望美國公司回流美國,更希望制造業的振興可以帶動更多的就業。

                                                                                                                                       

                                                                                                                                      很多人過去一直認為,美國制造業在衰落,判斷的標準在于美國制造業占全球制造業的份額,美國制造業產值占GDP的比重,以及美國制造業創造的就業。

                                                                                                                                       

                                                                                                                                      按照這些指標,美國制造業的確在衰落。

                                                                                                                                       

                                                                                                                                      1950年,美國制造業占全球制造業的比重高達40%,美國制造業占GDP的比重高達30%以上,創造就業早高峰時的1979年,制造業就業人數接近2000萬,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也接近30%,而現在,美國制造業占全球的比重不到19%,占美國GDP的比重不過13%左右,創造的就業占總就業人數的比重甚至不到10%。

                                                                                                                                       

                                                                                                                                      然而,這些數字完全誤讀了美國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

                                                                                                                                       

                                                                                                                                      以上數字的變化,一方面是美國產業結構變化的結果,美國服務業的崛起是制造業比重下滑的重要原因,另一個面,美國制造業在全球比重的下降也是“產業漂移”的結果。

                                                                                                                                       

                                                                                                                                      1860年以來,制造業的中心開始在全球轉移,新的制造業中心的出現拉低了美國制造業的貢獻和比重,但如果從制造業的產值看,美國制造業的產值總量一直在增加,在2010年以前,美國維持了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的地位超過100年,即使在2010年被中國超過,但美國目前仍然是全球第二制造業大國,那些認為美國不再做制造業的看法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美國人從來沒有放棄制造業,美國制造業一直是美國國民經濟強有力的支柱,2005年之前,制造業一直都在美國的GDP中占有最高的百分比。2006年,房地產業上升到首位(14.9%),制造業屈居第二(13.8%),但是在2008年之后,制造業再次躍居首位。

                                                                                                                                       

                                                                                                                                      而且,如果按照GNP而不是GDP統計,美國制造業的產值仍然是全球第一;如果看全球制造業產業鏈,美國作為全球制造業數一數二的強國,占據了全球制造業產業鏈的很多高端。單就蘋果一家公司,其智能手機占全球智能手機利潤的比重超過了90%。說美國制造業衰落的人完全是被假象所蒙蔽。

                                                                                                                                       

                                                                                                                                      可以說,振興制造業在美國是有很強的民意基礎,奧巴馬做了,特朗普也在做。盡管特朗普的很多行為有點極端,但其通過大規模的減稅,通過放松監管吸引制造業回流的政策千萬不能忽視。

                                                                                                                                       

                                                                                                                                      有人以美國制造業并不具有成本優勢認為特朗普是“胡鬧”。但是,最近10年,美國制造業的成本不斷在下降。波士頓咨詢公司的研究報告估計,現在在美國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國高5%,更令人震驚的是:到2018年,美國制造的成本將比中國便宜2-3%。而在2015年下半年,就多數面向北美消費者的商品而言,在美國低成本州生產將會變得和在中國生產一樣經濟劃算。這是為什么一些企業包括中國的企業到美國設立生產基地的原因。

                                                                                                                                       

                                                                                                                                      當然,吸引美國制造業回流的不僅僅因為成本,更重要的是,是美國制造的創新和核心技術,以及對全球制造業未來的引領力。

                                                                                                                                       

                                                                                                                                      當然,美國的制造業不會回到上世紀50年代后的鼎盛時期,要讓所有的制造業回歸美國也是不可能的。全球制造業的多中心化是一個難以改變的事實,制造業的供應鏈和產業生態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一項短期內難以改變的“產業公地”,這也是我一直不擔心中國制造業喪失競爭力的原因。

                                                                                                                                       

                                                                                                                                      東盟制造業發展各有路徑

                                                                                                                                       

                                                                                                                                      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與美國競爭力委員會近日發布的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指數報告預測,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東盟國家的制造業正在崛起,這些國家擁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靈活的制造能力和日益擴大的市場等,使其有望在2020 年躋身全球15 個最具制造業競爭力的國家。

                                                                                                                                       

                                                                                                                                      對于同樣具有勞動力價格優勢的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盟國家而言,如何避免同質性優勢帶來的惡性競爭,促進制造業健康成長,差異化無疑是使其從東盟諸國中脫穎而出、獲得長遠發展的最優途徑。

                                                                                                                                       

                                                                                                                                      泰國是汽車制造和裝配產業的發展聚集地。泰國本地有這樣的說法,去林查班港的南榮A5 碼頭,就可以對泰國汽車制造業的潛力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每年,上百萬輛在泰國生產的嶄新汽車整車從這里運向世界30 多個主要港口,再中轉交貨至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巨大的裝船出口量,讓南榮A5 碼頭成為世界第四大、亞洲第一大汽車滾裝出口碼頭。

                                                                                                                                       

                                                                                                                                      而對于越南來說,其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便捷的地理位置、快速發展的經濟受到眾多電子廠商的青睞。在外國媒體的報道中,越南正在成為世界新興的電子工業中心,尤其是世界大型手機生產企業的熱寵?,F在已知的有:三星在越南的產品生產投資總額達75 億美元;LG 公司在越南生產手機和其他電器,投資額15 億美元;微軟在越南的手機生產工廠投資額3.2 億美元。此外,富士康已在越南建了工廠,蘋果公司也于2015 年10 月底在越南開設分工廠,并欲投資10 億美元,在越南建立蘋果在亞洲的研發中心。

                                                                                                                                       

                                                                                                                                      除此之外,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也是吸引眾多廠商在越南建廠的重要原因。ANZ Bank 亞太區經濟學家格倫·馬奎爾稱:“很多電子產品制造商會尋找低工資的地方生產商品,同時它們也會注重制造地所在國家的國內市場需求情況,而越南似乎具備了所有的有利條件?!睋私?,越南互聯網普及率已接近40%,智能手機用戶約為30%,這一數字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進一步升高。越南的無線網絡覆蓋率目前已達到較高水平,年輕一代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使用上也已十分普遍。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消費額占總消費的比例,有望從2016 年的7.3% 上升到2020 年的11.9%。此外,基礎設施改善和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都使得越南成為潛在的電子產品消費市場。

                                                                                                                                       

                                                                                                                                      除了勞動力、原材料等傳統優勢,一些東南亞國家也通過出臺相關優惠政策扶持制造業。比如,馬來西亞東海岸經濟特區政府開出了10 年100% 所得稅豁免、機械和器材的進口稅及銷售稅豁免等獎勵配套措施,以此吸引企業落戶,推進制造業發展。

                                                                                                                                       

                                                                                                                                      中國制造業何去何從?

                                                                                                                                       

                                                                                                                                      中國擔心的不是特朗普的政策,也不是東南亞等國家的成本優勢,而是對制造業在一個國家經濟競爭力中的核心地位的認識,是對制造業競爭環境惡化的漠視。未來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版圖和競爭力的,仍然是制造業。就此而言,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向開發商出身的特朗普學習,分一點對房地產的愛給制造業。

                                                                                                                                       

                                                                                                                                      說到制造業到底應該如何去發展,真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但是做起來除了靠政策,還是要從基礎的點滴做起,各位金粉都是從事制造業的專業人事,大家覺得以后要如何發展才是好?歡迎留言。

                                                                                                                                      国产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2021国色,一卡二卡三卡四,欧美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免费,欧美日韩一卡2卡3卡四卡网站,精品一卡二卡≡卡四卡高清乱码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高清在线| 日本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看| 精品1卡2卡3卡4卡免费高清| 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视频版|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国色|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麻豆| 欧美日韩卡1卡2卡三卡免费网站| 卡一卡2卡三卡4卡在线观看| 一卡二卡三免费| e道一卡二卡三卡免费播放|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 国产亚洲一卡二卡≡卡四卡免费视频| 成片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免费观在线| 国内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残暴| 成片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免费播放| 欧洲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理论|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免费高清| 日本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免费网站下载| 欧美日韩2021卡一卡二卡三| 国产日本卡二卡三卡四卡单身| 成片一卡二卡二卡手机| 精品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 成片中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 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贰佰| 乱码一卡一卡二卡四卡| 成片一卡2卡3卡4卡乱码网站导航| 1卡2卡3卡4卡| 2021一本大道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卡一卡二卡三高清不卡| 一卡二卡3卡四卡免费|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2021国色| 成片一卡二卡三卡| 成片卡1卡2卡三卡免费网站| 成片一本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免费高| 成片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图片| 国产亚洲卡1卡2卡三卡免费网站| 欧美1卡2卡3卡4卡| 成片一卡二卡三乱码免费天美传媒在线| 国产亚洲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乱码| 精品乱码1卡2卡3卡4卡| 一卡2卡三卡4卡高清在线观看| 欧洲一卡2卡3卡4卡国色天香| 国产亚洲卡1卡2卡三卡2021| 国产亚洲一卡二卡3卡四卡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国产卡一卡二卡三卡四|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日本1卡2卡|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在线播放| 日本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免| 成片1卡二卡三卡四卡| 日本一卡一卡2019| 国产亚洲卡一卡2卡3卡4卡在线观看|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高清直播| 日本毛1卡2卡3卡4卡| 精品免费一卡三卡四卡| 精品免费一卡三卡四卡| 日本毛1卡2卡3卡4卡| 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成片一卡二卡3卡四卡| 日本在线不卡一卡二卡三卡| 1卡2卡3卡4卡在线观看| 欧洲AV一卡2卡三卡4卡幕| 日本一卡二卡二卡四卡18岁| 欧洲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清| 欧洲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清| 精品2021一卡2卡3卡4卡|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免费| 欧洲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乱码| 国产毛1卡2卡3卡4卡视| 欧美一卡二卡三卡四卡视| 一卡二卡≡卡四卡国产| 毛1卡2卡3卡4卡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2021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不卡| 无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精品一卡二卡三卡四卡网站| 精品一卡二卡≡卡四卡在线视频| 一卡二卡三卡乱码在线观看| 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乱码| 日本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免IOS| 精品卡一卡2卡3卡4卡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清| 卡1卡2卡3卡4免费视频| 日本卡一卡二卡三卡四卡视频|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 乱码| 欧美日韩一本到卡二卡三卡免费高清| 亚洲l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高清直播| 欧洲2020卡二卡三卡四乱码| 成片中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 亚洲l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不卡1卡2卡三卡网站|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三乱码|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 成片一卡2卡3卡4卡网站| 欧美日韩1卡二卡三卡四卡| 乱卡日本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兔| 一卡二卡≡卡四卡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精品一卡一卡二卡分举|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四卡网站| 欧洲一卡二卡3卡四卡免费| 精品一本二卡三卡四卡乱码| 精品中一卡2卡三卡4卡网站| 成片不卡1卡2卡三卡网站导航| 欧洲一卡2卡3卡四卡国色天香| 国产电影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卡一卡二卡三网站| 精品一卡2卡3卡4卡免费网站| 欧美日韩一卡2卡3卡4卡2021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日本欧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在线|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三乱码免费天美传媒在线| 日韩高清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免费| 2021年高清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免费视频电影|